Sylstar 喜光 LED可能客倌们没甚麽听过,但Sylvania喜万年就是颇为知名的世界级照明品牌了,去年小二测过Sylvania的灵感灯inspire,这次实测的则是系出同门的全光谱台灯,主打的是全光谱以及很好的光源品质,而具体表现就让小二来实测一下吧!
同样是双臂式的台灯,个人是比较喜欢双臂胜过单臂,有充份的角度让你去调整灯的高低与前後位置,可以更好配合你家的桌面空间使用
一般单臂虽然比较便宜,但能够摆放的位置就很有限,通常很难从例如萤幕後方延伸出来,高度也很难上下调整,个人建议卧室阅读灯可以考虑,但书房要认真读书、工作的环境可能还是优先考虑双臂的台灯
而新一代的台灯,相较於同样是双臂式的灵感灯,可以看到外观的质感上表现有更好,用於调节的关节处阻尼感也有进步,更加的流畅一点
首先先看灯头部分,长度约为32cm与灵感灯相同,以台灯来讲算是偏长的
用白黄光共63颗灯珠组成多种色温的呈现,可以从2700K呈现到5900K
台灯的控制是透过右侧的开关进行,要花一点时间习惯一下
而机器还有附一个远端控制小开关,在4-5公尺内都可以控制,同样是透过轻按、长按去做控制
操作起来就像这样,这样的控制方式其实还不错,可以手边直接就近调整
接着看一下灯光的照射范围,前後的照射幅度满大的
左右的宽幅也很不错,所以整体投射出来的照明范围确实够大
光线品质
对於光线品质小二关注的重点有几个:安全性方面会注意频率与频闪深度,光线品质上还会关注演色水准(含CQS 15色)与色温上下限,如果该台灯有多种色温可调,则针对最高色温与最低色温个别量测
使用的设备则为群耀的手持式分光光谱计,测试环境非暗室,但室内自然照度够低了,Sylstar这台台灯的光源品质相当优秀
首先是预设开机的4000k,全光谱的特色就是光谱相当连续,不像早期的LED光会有明显的峰谷,但小二要提醒的是这不代表灯光的蓝光会特别少,基本上蓝光的多寡还是看色温,高色温下蓝光占比就会高,所以如果担心蓝光问题的,不管是用哪台台灯,记得色温不要开6500K就好
而光谱连续的最大好处,个人认为是对於各种颜色的还原都更好,以这台的4000K为例
频闪深度也是低到测不出来,安全性上没有疑虑
而在黄光下的表现同样相当赞
亮白光的部分如下,可以看到前面提到过的,主要影响蓝光的就是色温,
而光线品质的另一个重点则在於照度是否足够且均匀,对此小二同时参酌中国的GB/T 9437-2016读写台灯作业规范与台湾的CNS 16048对於照度的标准设定:
上面的意义在於在台灯的照明范围内,是否都能保持足够的照明量,小二这次实测手边没有方便的照度计,所以改用手机搭配照度APP来量测,而这样操作必须要注意的是APP本身通常问题不大,反到是每家手机的sensor可能导致照度的读数有出入,所以小二是先用UPRTek这只光谱计的照度数字去对照人工”归零”,下面看到的萤幕读数除以1.5就是比较真实的数字
Sylstar在正下方测得照度约1,640 lux
50cm处为565 lux 左右:
30cm处平均照度则达1,150lux,各点为:
完全符合AA级的标准,且内外圈比约1:2,代表照射范围的光线明暗是相对均匀的,光线品质也很好,所以光线的感受体验会很不错
使用体验
以小二个人比较喜欢的4000K来说(还是白光,但没那麽白,算是一个从早到晚都可以使用的色温),在主要的照射范围内没有看到明显的亮暗落差
光的品质也很不错,但直得注意的是画面最右侧的位置已经看明显变暗,主要是由於若灯从萤幕後面穿出,会因为灯头是置中的,所以没办法像灵感灯或wit从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出去,即使灯头达32cm长,也比较建议维持单人使用就好
而搭配桌电萤幕使用时,只需要调整到适当高度,就可以提供整张桌面相当充份的照明(单臂的高度略短於22寸萤幕高度,所以建议摆放在萤幕的正後方
实测小结:
简单整理一下Sylstar 全光谱LED台灯的实测资讯如下:…